close

提問: 寶寶6個多月了還經常吐奶,有時被嗆到后從鼻子里涌出來,很嚇人,但吐完后還高興,身高67公分,體重16.4斤,不知正常嗎?什么時候才能不吐奶呀? 最佳答案: 吐奶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癥狀。吐奶包括嘔吐和溢奶。如一兩口奶水返流口腔屬于溢奶,不屬于嘔吐,不影響生長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出生后6個月左右消失。

新生兒胃容量小,呈水平位,食管較松弛,而與食管連接的賁門括約肌發育較差,腸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分泌胃酸及蛋白酶的功能也較差,使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很容易發生嘔吐。

最常見的嘔吐發生于喂養不當,約占新生兒嘔吐的1/4。主要是由于喂奶過多,濃度不當,奶溫不合適,奶頭孔過小,喂奶后馬上平臥,過多過早地翻動小兒,劇烈哭鬧等也可引起嘔吐。

輕微的嘔吐和溢奶對機體影響不大,反復嘔吐導致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表現為脫水、驚厥、昏迷。劇烈的嘔吐可使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堵塞體弱兒和早產兒的氣道,造成窒息死亡。

患兒嘔吐,父母首先應該檢查喂養方法,發現不當及時糾正。喂奶或喂水時,應將小兒豎起,讓其趴在母親肩上,輕拍背部,將胃內空氣排出打嗝后再放下。奶后半小時盡量少翻動新生兒,換尿布等操作要輕柔,右側臥位或抬高床頭有助于胃內食物進入腸道,也可減少嘔吐物被吸入氣管的危險。調整喂養方法的同時,應注意觀察小兒嘔吐的方式,嘔吐次數,嘔吐量,氣味和嘔吐時伴有其它的癥狀,服藥史等。凡經調整喂養方法無效的患兒和全身狀況較差的患兒,都應及時請醫生診治。市第一醫院兒科門診,急診24小時開放。有些先天畸形,如胃扭轉,胃食管返流,小兒食道裂孔疝等,如能早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體位療法,有些患兒能夠免除手術的痛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嬰兒護理 的頭像
    嬰兒護理

    嬰兒護理知識

    嬰兒護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