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寶寶幾個月斷奶合適?斷奶要注意些什么?
最佳答案: 斷奶小建議
你可能早就發現了,母乳通常是最能夠帶給孩子安慰和安全感的。所以,在孩子漸漸遠離母乳的這個時期,你需要用更多其他形式的愛來彌補他。可以嘗試多帶孩子出門,到小區里散步,去小公園里的游樂場,去拜訪朋友或者去購物……可以做任何能夠分散寶寶注意力或者逗他開心的事。如果是在家里,可以陪寶寶一起看畫書,給他講故事,為他按摩(如果你不會按摩,哪怕只是輕輕撫摩寶寶的后背也會讓他覺得很舒服),和他一起唱歌或者跳個舞。
下面的這些建議也可以幫助你順利斷奶:
★如果孩子是跟你睡一張床。在你決定斷奶的時候應該讓他睡自己的床,或者跟家里的其他人一起睡。但是要小心:如果孩子特別抗拒這種改變,他可能反而要求更多次的吃奶,以保持與你的親近感。
★只在孩子主動要求吃奶的時候才喂他,而不主動提供。這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更順利地接受輔食。
★改變一些生活常規。如果你通常都是一下班回家就馬上給寶寶喂奶,那你可以嘗試回家后先帶寶寶出去玩一會兒。如果你通常在家里都有固定的喂奶的地方,盡量避免和孩子一起在那些地方著。
★爭取家里其他人的幫助。如果孩子的習慣是早晨醒來就要吃奶,那么你可以試著在寶寶醒之前起床,然后讓其他人來幫寶寶穿衣服和做其他起床后的事情。
★在寶寶想起來要吃奶之前先給他一些替代物或者是能分散他注意力的東西:在快到寶寶吃奶時間的時候喂他喝水或者給他吃點輔食或者帶他去他很喜歡的地方玩。其他一些可以分散注意力的東西還包括:講故事,一個新的玩具,去看朋友,散步或者給他唱個歌。
★縮短喂奶的時間或者看看他是否接受拖延喂奶的時間。
細心+耐心讓寶寶快樂斷奶
看著寶寶扳著小腳丫子吃奶的滿足樣子,當媽媽的一定會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那份母子之間的依戀會讓你深深感動。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斷奶就被提上了日程,雖然做媽媽的會有幾分失落,但那畢竟意味著孩子的成長,既然這是寶寶成長必經的階段,那為什么不快快樂樂呢?
對嬰兒來說,最有營養最好的食物就是母親的乳汁了。醫學研究證明,母乳喂養的嬰兒因為耳道感染、腹瀉、麻疹、過敏等疾病而就醫的比例遠遠低于用牛奶喂養的嬰兒。
母乳雖然好,但對于漸漸長大的寶寶來說,母乳已不能完全滿足小兒營養所需,斷奶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那么到底什么時候給寶寶斷奶好呢?斷奶有哪些好的方法?記者就此采訪了鄭州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朱曉華科長。
朱曉華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年輕的母親,出于自己體形考慮,或者是工作上的壓力,在孩子三四個月時就開始斷奶,這對寶寶來說,是不公平也不利于孩子成長的,一般來說,孩子在1歲之前,母乳完全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但在寶寶長到1歲以后,母乳已不能完全滿足小兒營養所需。另一方面隨著孩子乳牙萌出,消化功能成熟,寶寶們已能接受其他食物,飲食必須從乳類逐漸轉化為主輔食。因此,最好的斷奶時機應該在寶寶1歲到1歲半之間。
有的母親認為嬰兒斷奶很簡單,只要幾天不給嬰兒吃母乳就可以了。于是使用各種手段,例如挑選一個假日,母親回娘家,嬰兒由爸爸帶,又哭又鬧熬過兩三天,把奶斷掉。有的母親在乳房上涂黑藥膏、甚至抹一些辣椒粉,嬰兒嗅其味、視其色,害怕得不敢再吃。
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極不科學的斷奶方法。因為對孩子來說,由于沒有一個適應過程,很難接受其他食物;或者勉強接受了,但孩子胃口極差,弄不好會出現腹瀉,形體日見消瘦,出現營養不良(民間稱為奶癆),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另外,這些斷奶方法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心理發展,對出生后一直依戀母親的孩子來說,短短幾天的分離,就可能讓他們產生焦慮情緒。
那么怎樣才能正確斷奶呢?首先母親要理解斷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斷奶的準備其實從添加輔食就開始了,經過幾個月,慢慢讓孩子從吃流質轉變到吃固體的混合飲食,不僅食物改變了,吃的方式也改變了,從吮吸乳汁轉為自己用牙咬切、咀嚼后才吞咽下去。通過吮吸媽媽乳頭進食轉為用杯、碗喝,用小勺送入口中,從媽媽一個人喂哺轉為爸爸、奶奶都可喂食,凡此種種,孩子不但要生理上能適應,心理上也要適應。
一般來說,從寶寶四五個月起,家長應該適當給孩子喂一些蛋黃、菜泥等易消化的輔食;等到孩子六到八個月時,每天可以先減去一次母乳,以輔食替代。以后繼續減少母乳次數,至1歲左右就可以斷母乳了,最遲2歲就應完全斷母乳。但仍需每天給1~2次牛奶。
而給孩子添加輔食的原則是:由少量逐漸增量。食物須從稀到稠,從細到粗,一種食物適應后再加第二種食物。如你的孩子已能吃粥和面,糧食要成為以后重要的主食,粥、面可以越來越稠,孩子長到11個月時,家長就可試喂軟飯、饅頭、包子、面包等食物,讓他習慣固體食物,同樣體積可獲得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素。同時還要喂一定量的牛奶或奶粉,小兒能繼續從中攝入較優良的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牛奶不僅營養豐富,又易于消化吸收。所以,一定要記住斷乳只是指斷去母乳,不是指一切乳制品,3歲以前的孩子魚肉等動物蛋白質吃不多,乳汁還是重要的食物。斷母乳前要讓孩子習慣喝牛奶,至少每天2~3杯(約500毫升)以代替母乳,先以飯、面乳代替1~2次母乳,慢慢增至3~4次,這樣哺母乳的次數越來越少,最后可以很自然地完全斷去。
另外,在孩子斷奶時,對寶寶的心理安慰也是很重要的,開始時斷奶孩子會有些急躁、不適應等反應,這時,作為媽媽要給他更多的愛撫,除了親自喂他吃飯菜,還要多陪伴他,讓他感到雖然吃不到母乳了,媽媽還是在他身邊關心照顧他、保護他。
嬰兒在斷奶時,如果稍不注意,往往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常見的有:
1.不習慣吃母乳以外的食物,拒絕嘗試新食物,無論粥或面都只吃幾口,菜和肉更是咽不下,要吐出來。每天進食量越來越少,由于營養不夠,逐漸消瘦,體重減輕,甚至發生營養不良,中醫所說的奶癆就是指斷奶時母乳漸漸減少而小兒又不肯吃其他食物,以致逐漸消瘦,形似生結核病(癆病)者。
2.養成偏食、挑食壞習慣,食物營養不平衡可引起某些營養素缺乏。如小兒斷奶前只習慣吃牛奶,其他食品都不肯吃,家長只能多喂牛奶,以維持他的營養需要,有的孩子1歲斷母乳后只吃幾口粥飯,少量魚肉湯,一天仍要喝1000毫升以上牛奶,造成營養不平衡,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因牛奶含鐵量很少,不吃肉、蛋、菜就會發生鐵缺乏。有的孩子只習慣吃糖粥,不吃其他食物,碳水化合物多了,缺乏蛋白質,孩子長得不結實,容易生病,也易缺鈣發生佝僂病,挑食偏食都是家庭養育不恰當養成的。
3.易發生母子分離焦慮,斷奶不順利,越來越依戀母親,母乳已很少,還要吊牢母親哺乳,母親一走開就緊張焦慮,到處找媽,情緒低落,終日不開心,也害怕與別人交往,對小兒的身心發育都有損害。
為防止斷奶時出現上述問題,必須重視按時添加輔食,訓練孩子接受各種食物,為斷奶作準備。如斷奶后發生不愛吃其他食物的情況,還得耐心地從頭訓練起,讓孩子有機會嘗試不同食物,自己參與進食,提高興趣,為小兒專門制備有吸引力、口味美好、營養平衡、細軟爛的食物,使他容易接受。吃飯不能勉強硬塞,要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下專心進食。在小兒不習慣接受固體食物時,可先讓他習慣喝牛奶、豆漿,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再逐步訓練吃魚、肉菜。
- Jun 22 Tue 2010 01:13
寶寶斷奶要注意些什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